有關香港保險理財:復利與理財
先前我們給大家科普過: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?今天我們繼續帶來有關香港保險理財中的復利,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,大家想一想,生活中哪些人說“復利”說的最多?
推薦各種理財的人:包括各類理財平臺,投資平臺,券商,基金銷售公司,保險公司等等。
那么,什么是“單利”,什么是“復利”呢?
- “復利”,通俗地說起來,就是用收益不斷地進行再投資,從而產生連續不斷的收益。
- 而對應的“單利”,就是收益被不斷取出變現,只有本金在不斷地產生收益。
這就是兩者的區別。
下面用具體數字解釋下:
如果你投入10000元去做投資,每年的收益為r?;
例如:每年的收益為5%,則 r=5%;第一年的收益就是500元。
如果你每年都將利息取出來,剩下的繼續投資,這就是單利;
如果你每年不取利息,而是將利息和本金合并,繼續投資,這就是復利。
以第二年為例子:
如果是單利,那么第二年的收益還是500元:
如果是復利,那么第二年的收益就是525元:
和單利相比,多出來的這25元,就是500元的原本利息,在第二年產生的收益。
單利的終值計算公式為:(PR為本金,r為每年的收益率,n為年份)
復利的終值計算公式為:
其實,對于大多數理財產品來說,過度宣傳“復利效應”,都有一定的迷惑性,主要體現在:
1、需要連續地再投資:
各類理財產品在宣傳的時候,都會說,如果復利5%或者6%,連續30年收益看起來就很高了。
但是其實,要做到這一點,前提就是:本金和收益需要連續地再投資。
對于流動性比較強的投資來說,這其實很難做到。
例如2014-2015年股市牛市的時候,大部分的流動性資產都會流入股市,之前積累的本金及收益被大范圍套現。
對于流動性較差的投資,即中長線投資,這才是宣傳的重點。反正在中短期之內,投資者也取不回多少本金,只能不斷地進行收益再投資,從而產生復利效應。
2、收益的波動以及不確定性:
在各類理財產品的銷售說明中,都會說,加入5%-6%的連續復利,每年不變。
這其實也是不可能的。
各類理財產品,除了跟隨市場利率變化,會產生收益波動之外,其他各類因素都會導致收益在每一段時間都會有所不同,從而影響實際的“復利”效果。
3、系統性風險:
最后,系統性風險是連續復利的最大障礙。
系統性風險,用一句話來描述就是:覆巢之下無完卵。
一旦出險系統性風險,除非有很好的風險對沖工具,否則之前所有的“復利積累”都有可能毀于一旦。
因此,如果打算用復利做中長線投資而產生可觀的收益,必須要了解以下的基本金融知識:
1、選擇信用評級較高的金融公司;
2、選擇合適的投資產品,包括其中債券及股票的投資比例;
3、有效地分散投資,不要只專注于一間公司或者一個產品。
- 文章鏈接:http://www.joseluisvenegas.com/zhuanlan/chris/18679.html
- 文章標題:有關香港保險理財:復利與理財
- 本文由香港保險公司代理人或者經紀人發布,不代表網站觀點與立場,如需轉載,請添加文章鏈接。
- 想要咨詢香港保險、香港理財、香港銀行開戶,請按頁面上的聯系方式與我們取得聯系